close

內容簡介
你到底要我講幾遍?許多父母常向自己的孩子下最後通牒,
但這也讓親子溝通落入沒有迴旋的空間。在面對親子問題的時候,
最重要的不是大聲喝斥,而是讓他知道錯在哪裡,學習避免下次再犯。
本書作者繼暢銷書教孩子不用數到3”後,再次模擬另外39種情況,
教你用更好的方法來與孩子溝通,當孩子永遠的大朋友。

人在憤怒之餘,經常口不擇言,尤其是面對親子問題的時候。
小孩的世界其實很簡單,他如果不喜歡,反應會很直接,
所以千萬不要逼他接受大人的溝通模式,
成全你的大母親主義,做你理想的小孩。
小孩永遠是父母內心深處最脆弱的地方,
責備之後看著小孩熟睡如天使般的臉孔,
伴隨而來的都是一連串的後悔與心疼,
但是父母的架子總是讓你成天板著臉孔。
打開心防吧!讓孩子即時了解你的愛與關懷,
比任何責罵都還受用。


作者簡介
紀康寶
知名自由作家,作者造訪國內多位親子關係專家,
整理歸納後模擬出39種情況,
由案例分析中建議家長該說與不能說的話,
企盼能讓親子溝通無阻礙,拉近您與孩子的距離。

發現一本還不錯的書,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小孩。


如果你不認同『打罵的教育』,卻又不知如何去管教小孩子,這本書或許能給你點意見ㄛ!
謝謝peggy的甜蜜家園 peggy媽咪分享

日常生活篇NO.1聽你說話真是高興,但我更願意看你把他寫下來。

孩子都也表達的慾望,也許你覺得他說的都是一些沒有用的事情。可是,對小孩來說,他覺得那些很重要,他想說給爸爸媽媽跟自己一起分享。有時候,這也是反映出孩子的孤獨感,他渴望與父母親進行感情的交流。
一般而言,大部分的孩子會已自我為中心,他高興時就想跟爸媽傾訴,但他不會考慮到說話的時機是否適當。如果這時候你正忙著做其他的事情,沒時間跟孩子說話,那要用肯定與正面的回應,讓他知道你的想法,比如:「聽你說話真高興,但我更願意你能把想說的話寫下來。一來媽媽現在有別的事情要做,二來媽媽希望可以看的更仔細一點。」這樣就能避免孩子會誤已為自己讓父母厭惡,而且讓他明白父母不是不想跟他說話,只是現在不適宜。也讓孩子知道,他除了要滿足自己的意願外,也要體諒別人的心情和狀況。同時也為孩子提供了另一種表達的方法,趁機會訓練一下孩子的寫作能力,有是好事情ㄛ!
如果孩子是因為缺乏與父母親感情的交流而在你身邊喋喋不休時,那你要從兩方面著手:首先,要多安排一些時間跟孩子講話,增加感情交流,讓孩子不至於一見到你說個沒完沒了;其次要教導孩子學會自己學習、遊戲,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。
其實,孩子經常說話不是壞事,至少表示他樂意與你溝通,表達能力不會太差,而且他的想法很多。不過,從不好的方面來說,有時候孩子會故意騷擾,這時候你也要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講明這樣是不對的,但切記不要斥責孩子。

不要對孩子說
---
煩死啦!你怎麼話這麼多
要是你正被工作或家務「折磨」的頭昏眼花,還要聽身邊的小孩喋喋不休,真是夠煩的!真希望孩子快一點走開!對你這種心態我們能夠理解,脾氣在好的父母偶爾也會有這種想法。
但對孩子來說,他並不能了解你的心情,他只是覺得,能高高興興地跟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話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!可是如果你正在忙,對孩子沒完沒了的問題而 感到厭煩,這時就可能會對興高采烈說話的孩子斥責道:「煩死了!」這樣對孩子會受到很大的傷害。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會惹爸爸媽媽不高興,讓爸 爸媽媽這樣討厭自己,難道自己真的那麼討人厭嗎?
如果孩子經常這樣被拒絕,他就會產生一種壓抑的心理,漸漸地就會因為害怕被罵,怕遭到太多拒絕而產生挫折感,不敢或不願意 與父母說話。這種情況繼續下去,只會拉遠你跟孩子之間的距離。孩子經常把心事埋藏起來,各種情緒得不到疏導,他的心理發展可能就會受到負面的影響,你一定 不會希望孩子這樣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柯翠娜Katrina 的頭像
    柯翠娜Katrina

    ∞♡๑柯翠娜 Katrinaの吃喝玩樂誌๑♡∞

    柯翠娜Kat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